偈颂并序·其十七·委任第一

朝代:唐朝|作者:义净|

将权柄,识务辨春秋。

须是先施仁与惠,后行刑戮择其尤,威令自然收。

猜您喜欢

  • 1.《湖南道中清朝·尹会一五岭三湘道路赊,山行水宿过长沙。云烘赤锦裁枫叶,秋炼金黄点菊花。万里归心依日月,百年生计觅烟霞。燕台此际饶冰雪,准拟征夫早忆家。
  • 2.《再得古梅小而益怪首蒙屏翁品题因次韵宋朝·戴炳爱渠怪怪复奇奇,冒雪遥凭健步移。竹外池边栽恰好,山巅水际梦多时。百年死质馀生意,一片孤槎带好枝。寄语花神勤守护,品题莫负老仙诗。
  • 3.《明白庵六首·其一宋朝·释德洪如来功德力,内外悉清净。念起勿随之,自然心无病。
  • 4.《谢静中过访元朝·无愠扫迹千岩里,柴门久不开。正逢新雨足,忽见故人来。烧笋供茶碗,烹薇荐粥杯。欲留君共住,分石坐堆堆。
  • 5.《岁暮山中即事·其三明朝·朱浙此树亦易种,瘦地难为春。铁骨抱奇石,隔岁翳荒榛。群雀噪寒枝,憔悴依霜筠。栽培肆余力,成阴属他辰。甘与木石居,谁非草莽臣。
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
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
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
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〇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
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 先天二年正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