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九山还古冈·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湛若水|

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猜您喜欢

  • 1.《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唐朝·王维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 2.《光山下营(以下使朝鲜作)明朝·祁顺渺渺平原面面山,亚夫坚卧柳营闲。春云散作龙蛇阵,夜柝严于虎豹关。金吹一声天地外,剑光千尺斗牛间。行当借此三军便,剪却残胡奏凯还。
  • 3.《金鸡岭(在定安县,与文笔相对)明朝·岑徵黎婺祖龙何崒嵂,层崖叠嶂分支出。迢递南来至定阳,突起鸡峰对文笔。金鸡何年始见形,从此奇山遂得名。神物式凭佳气聚,光辉直与文峰并。木形金芥知何似,翱翔永作青山主。...
  • 4.《黄鼠明朝·李时勉柘彩凝沙映日光,平原窟宅翳苍茫。拱门岂畏飞鹰搏,入穴还如狡兔藏。物类生来形独异,天厨赐出味偏长。好当校猎捐躯日,莫遣傍人谩得将。
  • 5.《复登方丈小楼次孟学韵明朝·李敬古寺经行处,高怀惬晚秋。白云岩际塔,红树水边楼。月露天光近,金银夜气浮。远公应好客,宁惜片时留。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