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其三

朝代:明朝|作者:湛若水|

□瓮浇花岁月深,花不肯发愁予心。闭门捲却皋比□,读易无言对至临。

猜您喜欢

  • 1.《失调名·六问枕不平唐朝·敦煌曲子六问枕不平。看似□□□。君从后园去。后园□□□。金钗薄落地。自作一股折。罗带自嫌长。自作同心结。所以枕不平。盖缘郎转歇。君作□□心。莫听闲人说。
  • 2.《西江月·试问兰煤灯烬宋朝·申纯试问兰煤灯烬,佳人积久方成。殷勤一半付多情。油污不堪自整。妾手分来的的,郎衣拭处轻轻。为言留取表深诚。此约又还未定。
  • 3.《风入松·其二宋朝·侯寘东楼烟重暗山光。春意堕微茫。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没处与人消遣,倚阑情寄斜阳。共君今夜举清觞。投老各殊方。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唤取客帆...
  • 4.《招琴僧宋朝·许景衡客心日日是尘埃,寄语家山好在哉。流水松风无梦寐,谁能特地抱琴来。
  • 5.《次汤公著韵明朝·朱翰风尘荏苒岁华深,抚剑蹉跎报国心。白屋坐来芳草歇,青山归去断猿吟。功名此日羞看镜,故旧何时喜盍簪。一曲清歌渺天地,水流东去日西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