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清溪灵泉书院刻崖石

朝代:明朝|作者:湛若水|

暮泊清溪隈,朝登凤凰台。凤凰去千载,遗台尚崔嵬。

肩舆向名山,春山花烂然。如锦屏匝地,如剑戟插天。

上山觅灵泉,灵泉有如神。我到泉倏来,阐彼舆皂言。

此泉应潮汐,莫或爽时刻。其动若雷殷,其止若龙蛰。

爱泉者黄生,开我甘泉亭。甘泉与灵泉,同以天一清。

留诗刻泉上,清者来濯缨,于泉何损增。

猜您喜欢

  • 1.《送友人之杭求仕元朝·王儒珍六月尘沙苦郁蒸,连朝送别意相仍。曳裾惯作侯王客,推毂宁烦玉帛徵。顾我疏慵怀隐豹,怜君矍铄逐飞鹏。孤山清气千年在,到日寻诗为一登。
  • 2.《述感十五首·其十三元朝·吴当乳羝随敝节,帛雁识累臣。渐觉关河壮,应瞻日月新。威声通海岱,喜气入梁秦。万骑轻天堑,何时一问津。
  • 3.《挽张树珊联清朝·方浚师识面我无缘,名在江淮,百战功勋万人敌;出师公未捷,气吞云梦,一生忠勇九重知。
  • 4.《和余庆长老春十首·其六宋朝·释德洪嫩寒清晓欲留春,睡足山中乐事新。珠玉等闲无胫至,风流全付茂陵人。
  • 5.《越王台清朝·杜友房大长蛮夷此旧踪,荒基当日缭崇墉。中原回首多功狗,北面无心忆祖龙。裂土尚传瀛氏尉,登坛不受汉家封。输他岛国开徐甫,别有琼楼十二重。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