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朝士忽为方外士,
主人仍是眼中人。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峤春。
遥羡光阴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

猜您喜欢

  • 1.《以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为韵赋十诗·其八宋朝·李彭少室拾遗公,许身颍与箕。韩侯为作牙,俯交轩冕儿。献策荡淮寇,犯颜立丹墀。未免诱松桂,应遭北山移。
  • 2.《乙巳清明日哭三儿二首·其一清朝·方仁渊黯黯看春去,阴阴日易斜。春归犹可复,儿去不还家。忍泪翻遗籍,伤心对落花。最怜汝母苦,哀恸正无涯。
  • 3.《小孤山宋朝·赵公豫一柱巍然秀不顽,近邻彭泽达沙湾。吴花带雨参差媚,楚柳迎风次第班。屈子行吟伤放废,渊明归赋爱投閒。劳身未赴安恬计,且向名山几度攀。
  • 4.《谷日步龙沙小饮延阁诸君留宿明朝·朱健淡雨初春逐处妍,龙沙踏遍又江边。閒烧野火云通座,醉伴鸥汀月共眠。夜半钟声连古寺,晓来烟雾满渔船。徘徊病怯先擎盖,芳趣犹随好梦旋。
  • 5.《咏怀十首·其三明朝·李云龙落落零秋树,日夕发春条。夭夭艳阳花,忽逐严风飘。盛衰理若斯,成与败非遥。无荣亦无辱,顺逆惟所遭。贫贱何足叹,富贵何足骄。较计得失间,无乃非贤豪。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