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郑慧修贞孝女挽诗

朝代:清朝|作者:汪春源|

不字香闺廿六年,皎然贞孝达于天。慈航有路同成佛,素璧无瑕合證禅。

慈梓祇应传故迹,蓼莪未忍读终篇。红楼勘破繁华梦,百级浮图火底莲。

猜您喜欢

  • 1.《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宋朝·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 2.《步蟾宫·闰六月七夕清朝·顾贞观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 3.《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诚和唐朝·不详圣道日用,神几不测。金石以陈,弦歌载陟。爰释其菜,匪馨于稷。来顾来享,是宗是极。
  • 4.《雨中与客饮宋朝·李好复门外平桥一水分,数声渔唱隔溪闻。暖风落絮飘香雪,小雨沾花湿梦云。酿具未甘名长物,诗坛聊欲张吾军。相逢莫惜通宵饮,明日閒身不属君。
  • 5.《董思白先生以诗翰见投呈赠一首明朝·李孙宸性为雕虫嗜欲痴,似君骚雅亦吾师。久从江海悬鞭弭,依旧云霄见羽仪。天外明霞纷彩笔,匣中流水奏清词。青云岂为声施附,不尽登龙意气私。
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又字少羲。晚年自署塘,祖籍厦门,台南安平人。父亲汪翁牛,母亲吴氏凤。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清廷《关条约》割台议和,汪春源作为台湾举人,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他是最早参与上书反对的,《台湾》作者阎延文博士称之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另外,汪春源又恰是台湾历史上的最后一名进士。辛亥革命后,定居鼓浪屿。著有《柳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