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岩绝顶

朝代:清朝|作者:张维屏|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
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
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
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猜您喜欢

  • 1.《宋朝·邱与权念往曾高枕。
  • 2.《扶胥送别明朝·何宏扶桑夜赤天鸡鸣,剑光射天河汉倾。虎门流火乱星浴,鳌柱荡空双眼明。何人忽起烟霞想,蓦被一叶东南往。冲金裂玉鱼龙愁,飞上罗浮豁山赏)。罗浮酒熟春如海,应是人间岁华改...
  • 3.《过易宣人故居明朝·何巩道花闭空城草路非,重来庭巷认双扉。长沙赋罢年方少,孤竹歌成愿已违。久挂绿琴弦自解,旧题红叶墨全稀。此情拟向邻人说,哀笛无端弄落晖。
  • 4.《雪中题七贤过关图清朝·王士祯云重雪堆门,空堂破帽温。风流七贤远,图画百年存。鸟没蓝田县,梅开灞水村。开元旧诗老,招得几吟魂。
  • 5.《魏野草堂清朝·王士祯陜郊栖隐处,寥落对云山。无复花藏县,曾闻菊绕湾。偶欹纱帽出,时跨白驴还。尚忆汾阴祀,流风杳莫攀。
张维屏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爱国诗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张维屏少时就有才,闻名乡里。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武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可贵资料。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鸦片战争中“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