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堇蒲春日书怀·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厉鹗|

里社追游每拍肩,投簪又是入新年。移家幸有琴书共,卜筑欣看树石连。

不守庚申缘道在,偶占甲子得春偏。始知上界多官府,今向人间见斥仙。

猜您喜欢

  • 1.《遣兴元朝·宗衍龙化不改鳞,士达不改身。借问当路子,如何弃贱贫。仲尼称大圣,原壤乃狂人。光武有天下,严陵实隐沦。故旧不可忘,何况师友亲。呜呼千载下,此道如埃尘。
  • 2.《奉赠芝师参总禅师宋朝·沈辽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鹫岭不遗法,虎溪谁敢攀。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 3.《仁侍者往浙宋朝·释月涧痛把山藤手自鞭,衔冤又上浙江船。东湖佛法无多子,莫打诸方肋下拳。
  • 4.《次韵答甬东方彦脩见寄并柬徐生元朝·虞堪避地每承先枉问,躬耕无计服勤劬。兵戈南北家千里,风雨蒹葭海一隅。故旧岂闻真国士,笑谈唯爱老渔夫。烦君为觅蓬莱路,徐福楼船近有无。
  • 5.《过武夷柬史令君明朝·叶向高幔亭别去想氤氲,缥缈鸾笙不可闻。丹阙已辞鹓鹭侣,青山重拜武夷君。瑶坛岁晚多灵草,玉检年深失秘文。便欲诛茆来此地,长从仙令挹清芬。
厉鹗的诗词曲代表作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