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春思·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春泉流涧晓潺潺,古院无人尽日閒。落尽碧桃归未得,望仙桥畔望家山。

猜您喜欢

  • 1.《侯滩宋朝·沈辽江流激激过侯滩,更上山头看打盘。百岁老人亲击鼓,城中忧乐不相干。
  • 2.《和子同观音寺新居宋朝·周行己太学士千数,济济多白袍。其中靡不有,令人愧遁逃。风俗且如此,焉能独守高。详择乃其道,或得贤与豪。近复失段子,呜呼命不遭。吾生得觊豁,谁能置圈牢。武或万人敌,何用...
  • 3.《吹台宋朝·许景衡闻说吹台上,秋来锁薜萝。白云长自在,幽径复谁过。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山林与廊庙,二者竟如何。
  • 4.《颂古四十首·其三十五宋朝·释守珣云门糊饼对超谈,多少禅流看不穿。若是孔门真弟子,自然知道化三千。
  • 5.《赠黄得运神童宋朝·释德洪君初发齐眉,玉颊照秋光。诵诗巨万纸,一目俱五行。不信同舍儿,所阅随废忘。姓名入清禁,诏落铜山阳。十三见天子,奏对允且详。翻澜诵五经,如水传觥觞。环观共嗟异,朱紫...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