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感秋词,次康步崖中翰题壁韵五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

猜您喜欢

  • 1.《上昭文富丞相书宋朝·苏辙辙西蜀之人,行年二十有二,幸得天子一命之爵(1),饥寒穷困之忧不至于心,其身又无力役劳苦之患,其所任职不过簿书米盐之间,而且未获从事以得自尽。方其闲居,不胜思虑...
  • 2.《题太和山明朝·白悦秦关初转汉江东,荐藻灵岩问楚风。蜿蜒玉梯跻上界,嵯峨金阙列遥空。重林蔽壑深藏豹,峻岭干云半落鸿。西掖华嵩迟远照,南襟巴陇伏长虹。琼芝入夜星辰灿,贝树含春岁序同。...
  • 3.《陈治父送至峡山留别明朝·李云龙深碧轩边水荡云,振衣亭外大江分。对君正羡山居乐,何事看山又别君。
  • 4.《华山畿明朝·李孙宸华山畿,蔽膝吞已死,同心结未迟。鬼神为情痴,葬车相见期。
  • 5.《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其二十三清朝·王士祯今年赐剑履,明年假黄钺。可怜青头鸡,踌躇不得发。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