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还抵汕头埠,闻琰儿、球儿殇耗,哀感书此·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望尔成人竟不成,中年哀感倍伤神。青山何处埋儿骨,黯黯愁云隔凤城。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我行宋朝·彭汝砺我行日不休,行亦读吾书。朝为忘机鸥,夜作不瞑鱼。日月双跳丸,乾坤一蘧庐。而吾于其间,扰扰亦自如。
  • 2.《题松下老人图(原注:建平王宰持此献贡南漪)元朝·刘得之古松苍髯枝屈铁,失笑相惊在岩穴。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翛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
  • 3.《次赵村九十三翁赵见寄韵明朝·吴琏萧洒仙风骨格殊,昼床频梦到华胥。亲疏故旧稀乡曲,老少儿孙满座隅。着眼江山收景趣,放怀诗酒乐桑榆。伫看婚嫁年来毕,拟向罗浮共起居。
  • 4.《友人送酒明朝·吴骐僻性恒耽酒,居贫黯自伤。数旬无一醉,两鬓竟繁霜。得此真知己,陶然即上皇。乾坤如许大,短袖且低昂。
  • 5.《杪秋宿南屏圆照堂明朝·沈受祉采茶龙井巅,汲水虎跑径。藉此两地佳,以为一山胜。游程达夜商,好侣因诗订。行倦亦呼舟,林间数声磬。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