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歌残汾水雁秋飞,北望胡尘泪满衣。愁对春风吟水调,六龙西幸不曾归。

猜您喜欢

  • 1.《忆秦娥·春深浅清朝·纳兰容若春深浅,一痕摇漾青如剪。青如剪。鹭鸶立处,烟芜平远。 吹开吹谢东风倦,缃桃自惜红颜变。红颜变。兔葵燕麦,重来相见。 
  • 2.《酬樊天民诗韵二首·其一元朝·张仲深龙壑清凉杳霭中,溪回知有钓璜翁。衣冠在昔称江左,文物斯今数浙东。海上家家梅子雨,林深日日楝花风。一春何事多惆怅,琴佩无由得往从。
  • 3.《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其一宋朝·释德洪老儿饶舌太慈悲,此日提纲决众疑。解说神光摩顶后,分疏死日降生时。落人块石悬空住,喷火双莲结子迟。堪笑年年正月六,出群消息少人知。
  • 4.《秋塘曲明朝·石宝长陂水落鱼龙冷,芙蕖堕香菱叶靓。采莲犹系青娃船,萍藻中间照妆影。岸上人语积渐稀,罗袂掩面踏船归。亦知明年荷复出,但恐绿鬓失芳菲。人间白日不重午,黄金自可当年挥。...
  • 5.《临江仙·梦起清朝·王士祯宝帐垂垂春梦足,铜壶漏尽金鸾。梦中消息去漫漫。心情无那,比似越梅酸。春事料量归欲去,閒愁酒病多般。碧城十二曲阑干。游仙枕上,枉自写齐统。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