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新步,次韵答子华三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春江欲济苦无舟,滚滚清流变浊流。醉看蛟龙挟云去,临池且为学书留。

猜您喜欢

  • 1.《梅杏桃李·忆与卢仝共看来明朝·杨基忆与卢仝共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
  • 2.《五月十六日喜雨有作清朝·方仁渊云气遮窗黑,山光敛树昏。莫愁风破屋,会看雨倾盆。稚子欢盈室,农夫笑倚门。明朝秧把贵,忙煞杏花村。
  • 3.《南塔禅钟明朝·丘弘古塔崚嶒俯碧流,梵钟隐隐出林幽。一声撞破禅房绿,几杵敲残枫叶秋。长送夕阳归渡口,每催晓月落城头。有时惊觉纱窗梦,清韵还疑五凤楼。
  • 4.《为云庄王翁题寿轴明朝·朱浙云庄之山饱游适,早闻翁名未相识。野人踪迹无端倪,烟水微茫易昏夕。鹿门隐趣亦何深,向平婚嫁会当毕。弄丸静学无极翁,击壤高歌太平日。四序平分秋正中,百龄十计数涉七。...
  • 5.《寄怀罗华麓丈人明朝·李之世养寂衡门下,居然丘壑尊。木奴千树橘,石室一家言。岁月乌皮几,风花绿玉樽。暌违今十载,幽意向谁论。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