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桃花春水涨前滩,待渡无舟欲济难。落日孤云心万里,望仙桥畔望长安。

猜您喜欢

  • 1.《酷相思·寄怀少穆清朝·邓廷桢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
  • 2.《答张朝奉四首·其四宋朝·陆佃门锁寻常付守衙,穿湖曾不碍民家。惯看妙舞资豪饮,生怕清歌送好茶。山盍飞来围著水,春休归去带将花。从教魏紫姚黄下,也合翚衣里素纱。
  • 3.《石榴花·胭脂着雨色犹新元朝·张寿卿胭脂着雨色犹新。妆点出艳阳春。娇滴滴似带酒微醺。若是他梦魂。遇着东君。这花也端的多风韵。倚阑干睡足精神。也曾高烧银烛争窥认。则为他无兴上恼了诗人。
  • 4.《题昌州牛尾驿宋朝·郑庭芬龙尾道中退朝客,雕鞍宝马黄金勒。谁怜远使足驰驱,夜半孤村牛尾驿。
  • 5.《送别南衡童侍御二首·其一明朝·沈鍊迁客怀文藻,应知是谪仙。徒云离殿阙,犹得览山川。白简经霜折,丹心共日悬。若过楚水上,莫赋吊湘篇。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