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谭彤士·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八桂林边多好山,一麾遥羡数跻攀。何时携屐访君去,老我犹能腰脚顽。

猜您喜欢

  • 1.《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
  • 2.《蟹浦宋朝·钱时敏层阁面沧江,夜色上东岭。风浦多远声,月岩见清影。栖柯鸟梦恬,依苇渔榔静。招提落寒钟,寂然绝人境。
  • 3.《宁川西寺水阁呈周格非承议宋朝·释道潜岧峣画栋与云平,一派寒流玉镜清。三岛胜形方足拟,千钧笔力始能名。鸥翻翠霭光中去,山倚朱栏静处横。令尹政闲勤把酒,风流未减谢宣城。
  • 4.《卢星野方伯别墅明朝·何其厚闻君卜地剪蒿莱,水竹渠荷绕户裁。心远不嫌城市近,机忘犹喜鹭鸥来。蓬扉散帙看云卧,花坞鸣桡泛月回。休自题门矜独乐,耆英嘉会此中开。
  • 5.《川上杂咏·其四明朝·李伟山影江半阴,渡口喧人语。东林精舍近幽,尘自来去。渔父歌放逸,澹然寡尘虑。为爱乘槎行直,到水穷处。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