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王晓沧次前韵·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落日浮云送客行,旧游回首不胜情。海山俦侣如相问,大鸟三年尚不鸣。

猜您喜欢

  • 1.《田翁唐朝·杜荀鹤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 2.《江上怀沈明德明朝·丘遂风雪联床夜,云山忆别时。客情新柳解,乡梦落梅知。天阔雁声远,江寒草色迟。一言我不忘,曾有更来期。
  • 3.《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宋朝·释清远挂拂遭呵耳便聋,衲僧奚若验宗风。金刚脑后抽生铁,华岳三峰倒卓空。
  • 4.《山居为柯定安明朝·李本四百青山障俗氛,数家鸡犬自相闻。茆檐低碍岩前石,木榻高栖雨后云。晚径樵归凭鹿引,秋林果熟与猿分。从来懒入桃源市,自酿松花日半醺。
  • 5.《题画明朝·李孙宸芦汀沙渚杳难分,日与群鸥争白云。薄暮得鱼须买醉,姓名犹畏酒家闻。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