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颂丞·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我见犹怜况老奴,倾城颜色固应殊。不知镜里新郎面,已似桓公猬磔无?

猜您喜欢

  • 1.《又示段文昌唐朝·不详去日既逢梅蕊绽,来时应见杏花开。
  • 2.《和晦之所感宋朝·彭汝砺万物初还白帝秋,新寒苒苒上衣裘。红泥烂醉须千日,皓发悲吟漫四愁。气挹风云诗易取,分投胶漆意难酬。簿书久废游从乐,最负江山翠满楼。
  • 3.《咏怀三十首(存二十八首)·其二十三明朝·沈鍊时俗藉津梁,英雄自依据。倘执礼义权,纵横有何惧。白日泛阳波,六龙谁能御。流沙逝西沉,扶桑莫东驻。天命无短长,人心有来去。
  • 4.《有女篇明朝·沈瓒有女幽且贞,矢志励高洁。廿载处閒房,清标皎霜雪。众女莫敢讥,芳名一何烈。自信铁石心,同车猥相悦。既逐桃李颜,谁识岁寒节。逝将申微尚,宁辞迹孤孑。脉脉含远情,难为...
  • 5.《挽吴司李堵夫人·其一明朝·沈守正秋入天台长簟清,安仁此夕不胜情。幽溪只是平时水,呜咽流成别样声。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