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词·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罗浮仙鸟声琅然,唤起春魂遍大千。大千顿现梅花国,要把梅花作纪年。

猜您喜欢

  • 1.《和舒伯源梅花韵·其三宋朝·李正民叶落千林景最宜,天教姑射露冰肌。轻明素粉初匀后,浅淡娇黄半吐时。青女有情来慰藉,姮娥着意借嘘吹。不须驿使传消息,看尽南枝与北枝。
  • 2.《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其三·五言得归字宋朝·沈遘相识已恨晚,相从每嫌稀。如何复相失,顿与中怀违。淮江风波接,来云远我圻。一朝晤语隔,讵能忘叹欷。置酒众宾赋,觞笔交横飞。高亭山气佳,落日暑力微。金池莫辞满,后会...
  • 3.《感兴偶成明朝·李时勉过雨晴峰正好看,又惊云雾罩江干。冰壶惨淡清秋月,松径阴生白雪寒。江净浅流堪濯锦,竹深弃箨可裁冠。何人识得缑山路,愿学吹箫驾紫鸾。
  • 4.《月夜有怀明朝·李贞俪不见风前旧令君,满庭霜月白于云。仙居只隔清溪曲,此夜钟声应共闻。
  • 5.《秦淮杂诗十四首·其十二清朝·王士祯玉窗清晓拂多罗,处处凭栏更踏歌。尽日凝妆明镜里,水晶帘影映横波。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