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韫白三水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半晴半雨酿春和,春水溶溶绿始波。三十六江楼上望,不知春在那江多?

猜您喜欢

  • 1.《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 2.《新春试笔明朝·祁敏阳和初暖雪犹深,诗在溪山策杖寻。岁月任添潘老鬓,春情都寄伯牙音。肯因蕉绿生閒梦,长惜莺花伴笑吟。进亦不求归亦好,行藏天定岂容心。
  • 3.《述土木之难明朝·李贤正统己巳秋,敌骑忽寇边。声息一何急,顷刻数十传。当宁乃震惊,奸臣擅其权。悍然挟天子,六师听周旋。廷臣既失措,将士俱茫然。乘舆不自禦,疏留行愈坚。岂思帝王举,为谋...
  • 4.《和千家诗六十首·其三十四·晚春明朝·李江九十春光未肯归,天工雕刻总芳菲。蝶儿不解韶光意,只恐香尘入梦飞。
  • 5.《夜投官庄明朝·李之世逶迤百里道,登顿几千重。流水咽危石,阴风啸古松。晓霜人度碛,暝路仆迷踪。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气浓。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