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上杭旧游·其十四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知是烟痕是露痕,四山一碧竹连村。家家制纸临溪屋,水碓声中昼掩门。

猜您喜欢

  • 1.《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 2.《画眉鸟宋朝·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3.《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唐朝·李白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 4.《句·其四宋朝·林迥多谢东君深属意。
  • 5.《寄木兰长老明朝·朱敞木兰洲上梵王家,门掩松云礼法华。有锡未凌沧海去,无山时见白云遮。十年梦断芙蓉酒,几度香生茉莉茶。遥忆暮龛禅定处,清风明月满天涯。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