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感事诗五首·其五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春潮欲上水松阴,春梦迷离不可寻。人去堂空帘不卷,碧阑干外昼沉沉。

猜您喜欢

  • 1.《洛阳陌唐朝·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 2.《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宋朝·汪思温危亭耸观与云侵,胜概何劳杖屦寻。回合江山真有意,去来鸥鹭本无心。欢声洋溢均千里,好句清新抵万金。四海倚需经济手,岂容长对白头吟。
  • 3.《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六明朝·李贤人间利名场,纷纷如转蓬。卓哉张仲蔚,身窘文则工。闭户绝交往,相知独刘龚。清谈夜忘寐,志意欣与同。道腴有深味,何暇论穷通。坚此平生好,旦夕期相从。
  • 4.《渔家乐·其二明朝·李孙宸乳儿背系红袜,炊烟手拾黄芦。自足江湖风月,不愿嫁与秋胡。
  • 5.《节节高明朝·汪廷讷闻言喜不胜。感芳卿只道。石崇侍妾环围盛谁知。名不称。貌可憎。妆非靘恰便似。夜遭魑魅相缠定。命凉张帅难称庆。合:久别归来好合欢。须拚颓玉将樽罄。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