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题杨子仙宫诗,赞仙也,吾宗之彦,与邑人士和章稠叠,不仙之赞而赞赞仙者,戏为玄语,以答雅贶·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仙山故侣剧多情,霓帔霞裳引鹤旌。瑶简要书都散汉,灵霄乞去上真名。

猜您喜欢

  • 1.《题鄱阳龙居寺宋朝·岳飞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
  • 2.《池上作宋朝·朱绍远生涯幻吹沫,功名鲇上竿。鱼岂知许事,人意强相干。春风一鼓荡,芳池生碧澜。逐队半亩馀,乐有江湖宽。世路无险易,心閒自达观。悟彼蜗壳涎,空转蛣蜣丸。
  • 3.《唁下第宋朝·沈辽时去亦可惜,浩然若沧溟。平生穷古学,老大困新经。君抱松竹操,余无龟筮灵。相看故眼在,惟有遥山青。
  • 4.《登浮碧楼明朝·王敞山阁凌空起,孤云挟雨飞。好花临驿路,小艇占渔矶。石磴斜通郭,烟村半掩扉。主人留客意,薄暮肯言归。
  • 5.《挽张乔(并引)明朝·王邦畿何如不相识,哭君情亦悲。今人薄意气,红粉死多时。惆怅青山暮,荒凉白露滋。信陵今夕泪,曾否似生离。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