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鸟鸣,昼夜不绝声,名曰早归,以声似也,诗以寄意·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鹊语蛛丝总未真,楼头又听鸟鸣春。直将思妇心中意,遍劝佗乡远客人。

猜您喜欢

  • 1.《过元家履信宅唐朝·白居易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落花不语空辞树, 流水无情自入池。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 2.《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虔和唐朝·不详礼标荐鬯,肃事祠庭。敬申如在,敢托非馨。
  • 3.《东松庵宋朝·汪伯彦万夫屹立若临冲,四十年来谒上峰。名遂归来人物改,青青惟有岁寒松。
  • 4.《油葫芦元朝·郑廷玉那一个红脸儿的阎王不是耍。捏胎儿依正法。则他注生的分数几曾差。这等人向官员财主
  • 5.《春晴明朝·朱泰堪膏雨初收日载阳,眼前景物富韶光。碧池一夜水平岸,红杏数枝花出墙。芳草不随蓂荚换,游丝欲共柳条长。海棠庭院偏明媚,莫遣东风又作狂。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