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微糁晶盐味更多,儒酸也备席珍罗。调羹至竟无他术,鼎鼐功成一味和。

猜您喜欢

  • 1.《宫之奇谏假道春秋战国·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
  • 2.《集句题广宁胜览亭宋朝·李遹檐前无数好峰峦,醉眼诗肠冰雪寒。不识闾山真面目,请君来此凭阑干。
  • 3.《题唐仲暹南塘图元朝·李昱西风古树挂寒藤,远近诸峰翠且层。却忆贺家湖上路,一湾暗绿拗渔罾。
  • 4.《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一元朝·熊进德金丝络索双凤头,小叶尖眉未著愁。大姑昨夜苕溪过,新歌学得唱湖州。
  • 5.《南台寺明朝·李斐章野寺高台上,豋临感慨生。河流经绝塞,山势抱孤城。破灶残僧去,长廊落日明。空阶馀老树,时有怪鸦鸣。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