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仙根·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燕瘦环肥笔底来,重翻古案隶新裁。玉钩斜畔香魂笑,又费人间点鬼才。

猜您喜欢

  • 1.《和人夜坐三首·其三宋朝·释德洪忠子定应诗瘦,隆禅甘作书痴。两客绝无消息,千峰见我栖迟。
  • 2.《见海门韩宰宋朝·释元肇心远遥知地自偏,杖藜随处有云泉。朝来原上一犁雨,春到淮南二月天。短短菰蒲初弄水,依依杨柳欲摇烟。渊明自是无为者,能使懦夫怀凛然。
  • 3.《钓鲤台明朝·甘学白云几来去,紫藓伴青苔。鱼寐钓不起,空馀古石台。
  • 4.《黄道姑墓明朝·李之世雨暗残茔寂寂孤,断碑遗字半虚无。英魂不化山头石,怕有人传是望夫。
  • 5.《访姚惟诚一心堂露饮明朝·沈槩幽花抱古木,疏影散庭际。露清风力微,落叶不满地。我为明月来,还向月中醉。风流到僮仆,翩然杂歌吹。忧时感商声,忽堕中宵泪。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