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竹坪·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三绝几同谢琯樵,毫巅馀力尚超超。画家亦有桑钦笔,注了南条注北条。

猜您喜欢

  • 1.《点绛唇·一幅霜绡宋朝·贺铸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 2.《九日紫极宫次戴懋和韵·其一元朝·吴当老去杯悭易劝酬,年年挥泪望神州。凤凰城阙金汤在,龙虎亭台翠辇游。牛斗寒光通紫极,蓬莱弱水隔玄洲。乌纱不受西风急,高阁凭江倚素秋。
  • 3.《悼山谷五首·其二宋朝·释德洪人间识与不识,为君折意消魂。独入无声三昧,同闻阿字法门。
  • 4.《江楼秋望明朝·朱阳铸江城秋暮叶初飞,独上高楼望夕晖。忽见一行沙雁起,西风遥送片帆归。
  • 5.《苏幕遮·咏枕明朝·李雯翠屏高罗帐小。半锁香云,自共愁人倒。一幅潇湘图未了。斜倚金钿,夜夜巫山晓。凤钗寒,玉漏悄。独自温存,只索和衣抱。梦到君边常草草。几度香销,更有谁知道。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