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史泛槎图·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赋海才华笔一枝,天教壮志遂男儿。兰因河畔维舟夕,坐拥群花客赋诗。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朝·纳兰容若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 2.《采桑子·咏春雨清朝·纳兰容若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 3.《荔轩元朝·卓成大进不得看长安花,退不得擘家山荔。先人之言何其悲,援笔聊题此轩记。
  • 4.《同敦素沈宗师登钟山酌一人泉宋朝·释德洪钟山对吾户,春晓开烟鬟。白云峰顶泉,绀碧生微澜。经年未一酌,对客愧在颜。两翁亦超放,瘦策容跻攀。大千寄一瞬,境静情亦闲。是时天惨憺,佳处多遗删。立谈共嘲谑,豪气...
  • 5.《同张赤涵游金山二首(一)·其一明朝·李孙宸秦帝何年鞭石来,当流中望出楼台。东南海色浮云尽,吴越山光暮雨开。鳌柱似随波上下,骊宫时共月徘徊。登临客子休怀古,水落蛟龙夜壑哀。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