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亭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路转峰回叠磴遥,携筇人上翠微腰。一亭嵌水古流曲,万石镵云秋气骄。

寒洞声喧山阁雨,大江目极海门潮。岳阳胜概休相忆,横槊雄心郁未消。

同游陈艮山同年,时极谈洞庭之胜。

猜您喜欢

  • 1.《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五唐朝·敦煌曲子暖淳淳。本无骨。咽入喉中声嗗嗗。
  • 2.《和红蕉二首·其一宋朝·吕陶嫩青丛里色何如,猩血虽红莫夺朱。晓荐赤璋开缫藉,夜燃绛蜡照珊瑚。秾华如擘霞光纸,芳价堪酬明月珠。欲识此花坚与否,愿将真偈叩文殊。
  • 3.《游惠山·其二宋朝·蒋之美九陇分形怪,苍龙据厚坤。洞寒清水脉,石润养云根。探远尘应断,穷高斗可扪。江湖倦行者,对此欲忘言。
  • 4.《阻雨明朝·沈守正大雨其如三日何,卨牛庐里灌成河。荒村禾麦求难继,冷炕烟煤湿更多。转忆昨宵淹濮上,得知何日渡滹沱。颇闻贼埶能乘雨,搔首东齐望凯歌。
  • 5.《访赠龚半千·其二清朝·汪森似子成高隐,无惭处士名。换鹅将乞米,手写代躬耕。迹已稀城市,交还重友生。风尘余未谢,肯许订鸥盟。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