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山中有老桂,已阅五百年。不知众木中,何自全其天。

得毋月宫树,落子生此间。亭亭十丈许,翠盖凌秋烟。

花时十里香,黄雪霏霏然。此桂天下无,是当别作图。

上图栖翠凤,下图覆玉蜍。再阅五千年,见桂知吾庐。

猜您喜欢

  • 1.《寄甘露灭宋朝·李彭疵贱楚江濆,真遭女媭骂。自无交吕心,从猜追信诈。颇耽曲米春,寒柯一壶挂。戏逃苏晋禅,时赴拾遗社。念我眼中人,十烛九已灺。向来支道林,得祸不能嫁。解羁蜑雾中,万事...
  • 2.《宿范氏水阁宋朝·洪朋枕水凿疏棂,云扉夜不扃。滩声连地籁,林影乱天星。人净鱼频跃,秋高露欲零。何妨呼我友,乘月与扬舲。
  • 3.《阳城览胜明朝·何自学骢马经山邑,何殊到武城。凉风消瘴疠,急雨壮溪声。泮水弦歌盛,公堂案牍清。居民皆卖剑,力本是春耕。
  • 4.《贺门生入学联清朝·廖厚初桃源今有黄童誉;桂府期登白玉姿。
  • 5.《浮丘山居十首·其四明朝·李云龙尚忆神仙令,飘飘振羽衣。著书探妙诀,抱璞契玄机。玉局名犹在,仙山路不违。如何千岁后,空有白云归。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