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山中有老桂,已阅五百年。不知众木中,何自全其天。

得毋月宫树,落子生此间。亭亭十丈许,翠盖凌秋烟。

花时十里香,黄雪霏霏然。此桂天下无,是当别作图。

上图栖翠凤,下图覆玉蜍。再阅五千年,见桂知吾庐。

猜您喜欢

  • 1.《惆怅·其一明朝·王邦畿东山不见梅花白,西海重逢柳叶青。蓬岛自疑仙有籍,上池空叹药无灵。春归凤尾频劳蝶,水长鸡头细泊萍。惆怅暮云复惆怅,洞箫吹出好谁听。
  • 2.《次韵重九之什·其二宋朝·商倚昔年此日故园东,烂醉牛山到暮钟。已往光阴那再得,如今羁旅又重逢。渊明把菊情虽厚,子美登台愿莫从。且看群书攲枕卧,病多仍负酒杯浓。
  • 3.《饮张质卿太仆宅和质卿韵·其一明朝·余继登七载君高卧,频年我梦思。云霄今再合,樽酒得相随。故态醉仍见,深情恒不疑。传来白雪调,非是四愁诗。
  • 4.《蝶恋花·和闻笛韵,时从浙归明朝·李元鼎崖岸奇峰惊耸峭。山水依稀,不觉扁舟小。未曙声声帆挂走。愁闻草际啾啾鸟。常玉山头又过了。渐进家乡,幼小堪提抱。一抹遥青朝爽好。开蓬浦水真来到。
  • 5.《听雨明朝·李之世灯火隔篱落,溪桥人夜渔。树随波影动,萤傍草烟疏。螟阁报更后,官衙歇鼓初。此时惟静嘿,听雨掩残书。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