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樵山六首·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丘逢甲|

我从罗浮归,山水兴未已。遂作西樵游,江行百馀里。

始由支江入,帆转稻花里。百曲赴大江,远见山云起。

山云带夕阳,移舟泊山市。未入西樵山,先饮西樵水。

猜您喜欢

  • 1.《屈原塔宋朝·苏辙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汝力。临江慷慨心自明,南访重华讼孤直。世人不知徒悲伤,强为筑土高岌岌。
  • 2.《咸阳王功德诗·其一元朝·吴当在昔皇祖,有赫神武。维忠宣王,杰出西土。
  • 3.《赠别陈子明朝·申佳允悠悠滏水梦,落落剡溪舟。竹乱连床雨,灯悬一榻秋。奚囊诗草黯,客舍墨香浮。前路谁知己,天涯破阮愁。
  • 4.《早朝六首·其四明朝·江源大明宫殿郁苍苍,绕仗偏随鹓鹭行。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绚天光。千条弱柳垂青琐,一朵红云捧玉皇。应叹冯唐衰且拙,可能垂白待文王。
  • 5.《偶吟三首·其二明朝·何巩道早春江馆共深杯,一别江门不再来。芳草定随行客绿,好花偏向隔墙开。松潭积水寒鱼笱,麦陇微阳暖雉媒。惟使寸心如蜡烛,思君谁肯便成灰。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