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曲江僧向松江见,又到天台看石桥。
鹤恋故巢云恋岫,比君犹自不逍遥。

猜您喜欢

  • 1.《舜庙怀古汉朝·刘熊渠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 2.《春日閒居宋朝·何基轻阴薄薄笼朝曦,小雨斑斑湿燕泥。春草阶前随意绿,晓莺花里尽情啼。
  • 3.《文君明朝·王邦畿王孙少女太聪明,辨得文章审得声。轻薄世间皆俗物,重令才士不成名。亦因好命宜佳婿,安得他人似长卿。一过临邛春便暖,为君酒醉为君评。
  • 4.《漫想二首·其二明朝·叶太叔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 5.《滇中有怀明朝·吴应琦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荅至尊。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