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傅莘野·其三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何事观风者,旌书表士林。杞忧终夜念,葵曝一生心。

百岁期将近,重泉路忽深。儿孙争胠箧,字字是南金。

猜您喜欢

  • 1.《疏影·梅影宋朝·周密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
  • 2.《五忆诗·其三·常子仁明朝·余继登子仁吾党彦,雅志在公车。词赋金同掷,丰标玉不如。龙年忽冉冉,鹤梦竟蘧蘧。幸有佳儿在,犹能读父书。
  • 3.《送何孟门之会同·其二明朝·岑徵驿路踰千里,程途未觉遥。轻车凡半月,一苇不崇朝。腊雪迟新柳,春帆趁暮潮。年来重离别,悽恻上河桥。
  • 4.《过彰德明朝·李贤霜落枫林九月秋,山峰马首翠光浮。水分白鹭依沙浦,风引青帘上酒楼。旅榻灯前怀往事,吟鞭月下度寒流。此心自是坚如铁,一任砧声响未休。
  • 5.《四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其一明朝·李寄随风摇漾态何纤,此日寒威分外严。行客借来形柳絮,酒人引去比吴盐。苦吟不觉衫穿袖,烂醉何妨帽挺檐。莫笑浩然无逸兴,病驱不敌北风尖。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