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除夕立春同伯兄儿孙集先祠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龙飞丙岁绚龙光,腊去春来两斗忙。万户竹声开竹叶,三阳梅岭见梅芳。

忽思椿树音容远,却喜杏坛俎豆香。但愿弟兄频聚首,云仍奕世重羹墙。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古意·红荷楚水曲唐朝·崔国辅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时芳不待妾,玉佩无处夸。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 2.《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皇帝行唐朝·不详莫高者天,攀跻弗克。隮天有方,累仁积德。祖宗隆之,子孙履之。配天明祀,永永孝思。
  • 3.《句·其一宋朝·释景淳捲箔西风起,乘时上古台。秋声随叶下,夜色带烟来。
  • 4.《东轩见访明朝·李贤为谢东轩客,多劳到此林。临流青树合,归路白云深。世事非关虑,浮荣肯系心。江山秋夜静,抱膝一长吟。
  • 5.《懒画眉明朝·沈受先净:木桃投我久铭心。愧乏琼瑶报大恩。陇头梅蕊露先春。折来传报江南信。两字平安抵万金。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