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郊恭纪三十首·其二十二·起天灯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寻丈天灯百尺竿,高悬普照入云端。光腾大内诸官喜,知是君王上泰坛。

猜您喜欢

  • 1.《洒泉子·长忆西山宋朝·潘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
  • 2.《真仙岩二首·其二宋朝·钱师孟岩前流水碧潺潺,鹤驭翩翩去复还。堪笑世人求不死,岂知得道有无閒。
  • 3.《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七宋朝·释清远亲从家里来,家中何所有。持此一片石,广大坚且久。灵山曾献佛,帝释聊举手。心中出何物,安乐并长寿。
  • 4.《药洲杂咏明朝·伍瑞隆手把绿玉杖,脚踏青芒鞋。采药不觉暮,晚风山气佳。
  • 5.《踏莎行·请宴明朝·李雯粉傅何郎,香薰荀令,帽檐低亚花枝并。频将宜称问双鬓,画帘吹动风流影。鹊尾银屏,龙涎金鼎,乘鸾指刻成佳倩。春阴立尽海棠东,合欢心事从头整。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