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目园中为余偶者四因成四绝·其四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朝朝一味豆,岁岁两株松。水满亭前镜,宁知鬓似松。

猜您喜欢

  • 1.《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近现代·毛泽东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 2.《再题草庵宋朝·真觉道人自结把茅新,坐断溪山秋复春。夹竹日开梅数朵,此中曾否着香尘。
  • 3.《八月十七日霜清朝·方式济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
  • 4.《再和答师复五首·其五宋朝·释德洪八琼洞口桃花笑,失却尘寰半世忧。闻道客亭炊未熟,坐看冻蚁梦中游。
  • 5.《明朝·佘五娘楚水湘云道路长,几年无梦到衡阳。西风老尽湖田粟,冻啄沙头一夜霜。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