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为问仙郎鼓玉琴,清时何事便抽簪。榕人莫遂攀留计,只为椿林岁月深。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闲居唐朝·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 2.《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其六·三春农务明朝·王弘诲年年黍稷纪惟馨,布谷催农尽日听。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
  • 3.《香城寺宋朝·刘元刚末行陶令里,早自惯舁篮。米市呼干许,香城访晋昙。神游青黛岳,诗到碧云庵。不管冲寒去,乘风破晓岚。
  • 4.《紫霞洞明朝·何沾得得寻春上翠微,春风吹绽好花枝。饮残百日千杯酒,战罢黄昏数局棋。天外云山堪著目,洞中猿鸟莫须疑。明朝看尽龙阳景,还借僧家住几时。
  • 5.《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一明朝·佘翔片帆初度峡,一上钓龙台。睥睨三山出,辘轳万井开。披襟下白鸟,散发步苍苔。稍喜风尘静,谁当保障才。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