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林熙春|

为问仙郎鼓玉琴,清时何事便抽簪。榕人莫遂攀留计,只为椿林岁月深。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送传与砺广州教授三首·其二元朝·陈克生燕马纷北驰,越鸟翩南翔。良友不可别,嘉会焉可常。一日为三秋,三岁悠且长。相顾从此别,对酒不能觞。念子难久留,愁思结中肠。安得千里足,相与俱腾骧。
  • 2.《听王散人琴宋朝·李彭花边犹舞旧时蝶,屋角还鸣他日禽。但讶镜中颜色改,讵知门外岁华侵。一杯相属步兵酒,三叠共听中散琴。有慨余怀聊复写,雨馀汀草自青深。
  • 3.《寄诗交顾梅山宋朝·杨镇谁与吟翁气味同,松梢明月竹梢风。能诗多是穷人事,不到穷时诗不工。
  • 4.《偈四首·其二宋朝·释天游三百五百,铜头铁额。木笛横吹,谁来接拍。
  • 5.《寄过太璞宪副明朝·江源几年宪府旧同袍,拂袖归来便养高。彭泽俸钱偿酒债,半松烟月载渔舠。南窗寄傲输君乐,北地风沙叹我劳。欲放小舟重会面,不堪王事日忉忉。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