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猜您喜欢

  • 1.《鸳鸯湖棹歌·之九十九清朝·朱彝尊归人万里望邱为,白酒黄壶瓠作卮。来往棹歌无不可,西溪东泖任吾之。
  • 2.《呈郡寮·其三宋朝·杨灏寒烟淡淡水茫茫,六代才如一梦长。风月何尝异今古,江山不管有兴亡。豪华事往人安在,歌舞台倾径就荒。陈迹依然无处问,野花幽草自芬芳。
  • 3.《济上遇陈明卿夜集古南池明朝·李孙宸柳风拂拂濯低枝,客路开怀又一时。千里故人怜邂逅,十年宦迹愧支离。清池锦石偏留月,凉夜虚亭好覆卮。不作寒喧相对语,深谈应自见襟期。
  • 4.《送张玉亭虑囚淮阳明朝·沈鍊今代张衡属省郎,三年粉署盛辉光。入曹永日花侵篆,剑佩飘摇坐未央。昼习文书承禁漏,夜开坟典炷名香。宝刀久久生星宿,綵笔时时咏凤凰。既逢鹓鹭承清切,复道芝兰比芳洁。...
  • 5.《瀼西谒少陵先生祠五首·其二清朝·王士祯白发三川客,新诗百鍊功。飘零逐猿鸟,得失感鸡虫。弟妺干戈里,朝廷涕泪中。浣花形胜地,回首雪山风。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