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曲

朝代:元朝|作者:杨维桢|
闻道骊山下,西戎已结兵。
美人方一笑,烽火不须惊!

猜您喜欢

  • 1.《贺孙绍泉太守七十寿联清朝·方士淦搞藻正三春,容我追随瞻福寿;登堂须十载,愿公耄耋至期颐。
  • 2.《云台望鹤亭宋朝·喻汝砺江山有英气,草木多秀拔。仙圣之所庐,著眼尽现杰。
  • 3.《送知县赵通直(岘)·其二宋朝·郑亿年大门治邑岁年深,诒厥孙谋又到今。遗爱联绵民结恋,归途迢递柳垂阴。九茎芝草曾呈瑞,并蒂荷花已赏心。或会朝廷求政绩,何妨袖出野人吟。
  • 4.《归至澜石留别梁璘叔明朝·李云龙阳气满江滨,江梅树树新。共怜湘水棹,归及故园春。山店云迎客,溪桥月送人。瓦盘不惜醉,珍重慰情亲。
  • 5.《梦归清朝·毛澄羽衣飞过大河流,下瞰陈仓旧酒楼。华岳空青钟半夜,剑门深碧月中秋。峡雪香散三千里,峨雪光寒四百州。鹤背何人坐吹笛,相逢笑语锦城头。
杨维桢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题着说》、《史义拾遗》、《东维子文集》、《铁崖古乐府》、《丽则遗音》、《复古诗集》等近二十种。 书法以行草最工,笔势岩开,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牖,例载而归”之势,传世作品有楷书《周上卿墓志铭》,行书《张氏通波迁表》、《真镜庵募缘疏卷》、《鬻字窝铭》、《城南唱和诗卷》、《元夕与妇饮诗》、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竹西草堂记卷》、《致理斋尺牍》、《晚节堂诗》、《沈生乐府序》等,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题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