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朝代:元朝|作者:刘因|

巧稳林亭无四邻,背山向水得天真。风光正及二三月,童子同来六七人。

十日得閒须小醉,一年最好是深春。鸟声似向花枝说,曾见无怀有此民。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题张昭阳秋野轩明朝·王汝玉玄象无停辔,白驹恒不羁。旋闻金飙振,奄观炎暑移。堂居瞰西野,秋气倏云凄。鸣鸿方噭噭,彼黍渐离离。白蘋芳华动,红兰彩艳滋。弹冠晴岗表,濯缨晴川湄。物情信多美,夙心...
  • 2.《题鹊山·其一元朝·刘郁路入荒山百里长,川原平望郁苍苍。倚天翠壁三千仞,只欠磨崖第几行。
  • 3.《寒泉濯足明朝·石宝翩翩黄发翁,濯足岩下水。吾志在清波,世事如脱屣。青山长悠悠,白石亦齿齿。千古孺子歌,谁能契斯理。
  • 4.《青居书所见明朝·李良柱四边闻水声,顿觉烦暑销。垂杨何袅袅,引风吹征轺。沿溪白石乱,断岸忽通桥。居者安耕凿,不知城市嚣。我来聊问俗,两两三三樵。官语不解听,去去不可招。
  • 5.《二十夜旅怀明朝·李孙宸月赏已云遍,风狂殊未休。我心忘去住,天意苦淹留。对酒难成醉,听鸡易起愁。因□寄京国,肯负菊花秋。
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