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朝代:元朝|作者:刘因|

晒罢空庭药果收,闭门无睡却梳头。过门几点黄昏雨,分与虫声半霎秋。

猜您喜欢

  • 1.《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唐朝·李白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 2.《南归·其四宋朝·李正民黄童白叟喜相迎,底事吴侬亦有情。绝域归来真异事,幸逢西北罢戈兵。
  • 3.《病减枕上五首·其五宋朝·陈渊三釜承亲计已疏,万钟行道竟何如。安贫未赴阇黎饭,信命宁裁宰相书。
  • 4.《灯花明朝·石宝谁道春光薄,寒灯亦放花。粟金装宝树,文火伏丹砂。千里长为客,三年不见家。明朝有乡信,遥寄自天涯。
  • 5.《送宝生度岭明朝·何吾驺佛道广大莫自小,佛道灵通莫迷窅。芒鞋卓锡走天涯,归看家山青未了。
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