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

朝代:元朝|作者:刘因|

晚醉城南不记回,虚檐高枕藉莓苔。酒醒凉意潇潇在,应是前山送雨来。

猜您喜欢

  • 1.《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朝·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 2.《泛太湖明朝·包衡太湖秋色好,况值客心閒。挂席初收雨,推篷又见山。人家疏树里,僧寺乱云间。鸡犬村墟晚,渔郎市酒还。
  • 3.《清臣先臣过余于龙安山出群公诗为示依天觉韵宋朝·释德洪随轩文字海,异宝罗周遭。忽见张公诗,雪浪翻惊涛。坐令千岩秋,万壑风怒号。如君阅缙绅,异材杂蓬蒿。我公廊庙姿,王室久勤劳。只今天下望,北斗太山高。验君平生术,月胁...
  • 4.《题成和公义字说元朝·张达成子有至性,端居常晏如。名言谨佩服,肃穆古制初。济物怀惠爱,秉心无锄铻。温温春阳集,蔼蔼众卉舒。耕凿肆馀暇,还读案上书。有时忽而笑,掩卷重嗟吁。得意任所遇,焉知...
  • 5.《戏答李伯襄·其六明朝·伍瑞隆十年曾忆李膺期,今日相思异往时。可是留连君不厌,未应长负紫霞卮。
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