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

朝代:明朝|作者:薛瑄|

千二年来治乱机,只从理欲辨安危。若将此鉴为心鉴,三五如何不并归。

猜您喜欢

  • 1.《送瘟神近现代·毛泽东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
  • 2.《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宋朝·苏轼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
  • 3.《右溪记唐朝·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
  • 4.《砚池明朝·何巩道砚边点笔水涵清,宿墨留痕欲化冰。更有胆瓶花片落,残红飞上几多层。
  • 5.《答思甫宗侯人日见怀之作明朝·佘翔身世飘飘水上萍,何人道是少微星。年华未报千门柳,物色初看七叶蓂。愁遍江河诗不废,梦回乡国酒初醒。梁园又见王孙草,日逐东风刺眼青。
薛瑄的诗词曲代表作

薛瑄(1389年8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