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道中

朝代:明朝|作者:薛瑄|

古道萦回傍险行,萧萧禾黍晚风清。无边诗思嵩高色,不尽年光落水声。

华表柱倾秋草合,龟趺碑暗雨苔生。往来人世成今古,一曲高歌寄此情。

猜您喜欢

  • 1.《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 赠孟浩然唐朝·李白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清光了在眼,白...
  • 2.《追和柳恽唐朝·李贺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 3.《题刘氏嘉秀亭元朝·胡晋竹好能医俗,池清可鉴心。要须娱晚节,直此抱冲襟。茶灶沾晴露,书床趁午阴。山王虽贵显,不入五君吟。
  • 4.《留别锡山诸友二首·其一明朝·王汝玉我将策马入神京,诸子乘舟远送行。芳草落花三百里,依依总是故人情。
  • 5.《谒文忠烈公祠清朝·王士祯精神如破贝州时,晚节犹能动四夷。天遣不同韩富没,姓名留冠党人碑。
薛瑄的诗词曲代表作

薛瑄(1389年8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