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训导思学

朝代:明朝|作者:吴俨|

董子汉大儒,正谊不谋利。君为几代孙,家学尚未坠。

下帷诵诗书,世事不挂意。焚膏补日力,汲汲求道义。

先达每指云,是必清庙器。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

计偕来京师,再就彤庭试。拜官复儒冠,刀笔耻为吏。

月俸纵云薄,尚可供糗糒。何必公与卿,然后可行志。

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师生论议中,岂独在文字。

八闽善人多,春风应远被。象贤古所称,知君谅无愧。

猜您喜欢

  • 1.《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六元朝·李昱夏后承四载,胼胝事洪流。龟文自天锡,大法列九畴。皇极居其中,锡福为民休。商辛既不极,姬政日以脩。慇勤访箕子,彝伦为咨诹。至哉君子心,传道非臣周。
  • 2.《游白塔寺园元朝·陈镒山空秋日晚,信步到名园。古井通潮脉,邻廧过竹根。云移塔影动,河隔市声喧。已觉催归兴,投林鸟疾奔。
  • 3.《初夏西山道中绝句·其二清朝·文昭柳丝蘸雨金千缕,山际浮岚碧一痕。日晚牧儿驱犊过,炊烟浮出老人村。
  • 4.《和蒲宗孟游虎丘因书钱塘旧游宋朝·章惇传闻城角舣行舟,自拥笙歌选胜游。偶为寒江阻潮汐,再容清赏属林丘。燕回吴苑风和雪,梦断钱塘月满楼。尽把苏杭好烟景,醉吟将去诧东州。
  • 5.《赠仁上人宋朝·许景衡饱听长芦江水声,归看苕霅更分明。故人应叹遽如许,慈母翻愁太瘦生。邂逅舣舟同一笑,登临怀古亦多情。髯张好句新拈得,恰好而今送子行。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