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采菱行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猜您喜欢

  • 1.《和僧圆益题灵泉宋朝·毕仲游我思灵泉游,不免去闾里。山寒景更清,触目皆可喜。兹泉何潺潺,宛若云雾起。酌之无浅深,那再问泥滓。盘盘山为腹,凿凿石为齿。喷薄无四时,其灵止如此。斯言闻于人,岂得...
  • 2.《星星峡清朝·方希孟渴峰奔怒虹,侧势走千里。横略大荒东,倒饮雪山水。逶迤乍中断,岭崟并孤峙。沉沉石色厚,力透天背紫。大坂如连驼,一折九马死。火蹄并铁声,百拽不肯驶。我行已天上,我仆...
  • 3.《春日郊望清朝·牛焘为农兼学圃,有粟慰饥寒。濯濯芙蕖美,花花世界宽。一春劳望杏,九畹胜滋兰。偿取芳膏润,应怜稼穑艰。
  • 4.《寄题林虑山赵炼师精舍明朝·沈定王壶关跨天党,中有地仙乡。曲蹬悬星斗,危峰度石梁。泉声当户落,药气入云香。何日同真隐,来寻出世方。
  • 5.《初夏即事明朝·芮观莫惜春归去,清和亦自幽。晓云移树色,宿雨滴阶流。花底莺声细,溪边麦浪浮。昨听邻叟语,总是话田畴。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