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月行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
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
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浮云野马归四裔,
遥望星斗当中天。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猜您喜欢

  • 1.《同黎岱屿年丈海珠寺眺望明朝·王弘诲珠海平看复此亭,群仙东下走沧溟。旌旗隐隐誇池水,音乐飘飘想洞庭。画舫夜浮江月白,离筵春傍柳条青。佳辰况喜临萧艾,泽畔何当笑独醒。
  • 2.《东溪僧听泉堂宋朝·释德洪诸方游遍归来晚,閒构虚堂赎世纷。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 3.《寄题钓台宋朝·释元肇汉代高人曾钓此,至今山水有清辉。多年祠像真还不,旧日台矶是也非。尚想扁舟成独往,问他明月几时归。双双鸥鹭应相识,飞落前滩更不飞。
  • 4.《冬日同何似公李伯襄仁伯定国安国舍弟有开探梅驼山分赋·其二·得风字明朝·伍瑞隆醉色沉沉返照红,移尊犹自泥花丛。玉山倒处看相映,雪调飞来见转工。驲使每怜花发后,美人原在月明中。不妨太史偏归晚,自有梅诗供采风。
  • 5.《风哀十首·其一明朝·李江八姨凄切起秋声,肠断萧萧不忍听。十五于归宜妇道,百年多别为云程。山容冷淡人心苦,水色荒凉客梦惊。云散天寒明月落,八姨凄切起秋声。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