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

朝代:唐朝|作者:李德裕|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猜您喜欢

  • 1.《中吕·喜春来元朝·伯颜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 2.《麟湖夜泛明朝·朱纯寥落暮天迥,苍茫湖水平。秋云开雁道,凉雨洗蝉声。坐石忘收钓,临流爱濯缨。自缘耽野趣,不是为逃名。
  • 3.《寄穆少春吏部明朝·朱灌甫阙下投书去不返,山中种豆今何如。欲问形容向来使,臞然应似楚三闾。
  • 4.《秋雨感怀明朝·朱同云锁干岩昼不开,揽衣小阁独徘徊。风飘翠色纷纷下,雨送寒声阵阵来。竹叶已空前日醉,桂花莫受晓霜催。眼中千古兴亡事,拨向炉中铁箸灰。
  • 5.《题徐半山山居图清朝·王士祯先生竟学道,自制水田衣。独卧寒林静,故人相见稀。晚凉松鼠落,晓日竹鸡飞。乱叶千峰里,行歌何处归。
李德裕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武宗继位后,李德裕拜相。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