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

朝代:明朝|作者:孙承恩|

潞河冰融春水阔,张公早向燕台发。嘉会恭承秩宗命,行旌遥指秦淮月。

张公早岁登玉堂,南金大贝声煇煌。期以勋名接伊召,岂止文字追班扬。

育才成均赞邦礼,晋贰铨衡相天子。天子式重留都情,作朕彤伯须公行。

明时三礼公所谙,要使多士观仪刑。公也昔在留都仕,大作雄篇悬玉署。

兴来还复玉署过,亭外琅玕好题句。凤皇台畔芳草深,白鹭洲边波跃金。

时清事简足登眺,不妨并入阳春吟。大贤身系苍生望,辅世年龄正强壮。

须知南辙非久留,行矣白麻催入相。

猜您喜欢

  • 1.《冬日野望唐朝·骆宾王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 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 2.《武夷九曲棹歌·其四明朝·王佐(汝学)溪声近似武陵滩,流水桃花洞里看。七曲歌残思转棹,恐惊尘世换炎寒。
  • 3.《秋尽清朝·文化远积雨重阳后,萧然客郡城。归鸦争独树,牧马恋边营。山水仍南服,风光似北平。近冬先畏冷,始信布衣轻。
  • 4.《玉枕石宋朝·杨槱栈道险复险,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一水不通舟。
  • 5.《写江岫春晴图明朝·周浈汀洲碧草生,凫雁动春声。莫上高亭望,能伤送别情。
孙承恩(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