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朝代:唐朝|作者:李德裕|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猜您喜欢

  • 1.《题卢贤母卷元朝·五十四樵隐卢君母最贤,母仪妇节两超然。相夫德洽周南化,教子名宜太史编。华屋萱兰春蔼蔼,元堂松桂月娟娟。时清重隐颁鸾诰,百世幽光发九泉。
  • 2.《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其一宋朝·毕仲游高论嵇中散,行吟楚大夫。笑谈虽自若,放逐竟何辜。浮世终难料,苍天不可呼。莫论身后事,忠义付诸孤。
  • 3.《还丹复命篇·其十四·七言三十首宋朝·薛道光二气本因儿产母,夺来鼎内及其时。夫欢妇合黄金室,一载胎生一个儿。
  • 4.《九日题古城明朝·甘筹蒲骚烟月旧徘徊,九日重来逸兴催。莫厌江城狂落帽,未妨风雨醉登台。栖松白鹤低随客,隔岸黄花远照杯。满眼秋容堪揽结,可嫌车马夜深回。
  • 5.《赠王百谷明朝·佘翔嗟君早岁擅词场,偃蹇于今鬓有霜。才子云间高二陆,名家江左让诸王。山含秋色丹枫老,水绕城隅匹练长。不识东南文物地,风流谁复得卿狂。
李德裕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武宗继位后,李德裕拜相。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