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川夜宿

朝代:明朝|作者:高逊志|
山绕荒城水自流,霜空月色满溪楼。
夜长欹枕浑无寐,二十五声都是愁。

猜您喜欢

  • 1.《哀王孙唐朝·杜甫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
  • 2.《题君山唐朝·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 3.《喜文通西归宋朝·吕陶每记江头举别觞,别来如昨几炎凉。年华莫问当时水,鬓发皆添近日霜。伏枥已甘常蹭蹬,凌云犹滞远翱翔。羡君标韵终萧洒,恰是花开到故乡。
  • 4.《归次雄州宋朝·彭汝砺雁奴到日人初别,燕子来时我亦还。驰马直登山绝顶,争图先见瓦桥关。
  • 5.《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见访询及陂上旧游处赋此奉简三首·其二明朝·朱灌甫夷门东向接郊坰,使节曾于此地停。十九年华一回首,紫云空护壁间铭。
高逊志,名或作巽志。明徐州府萧县人,寓居浙江嘉兴,字士敏。文章典雅。洪武初,征修《元史》,授翰林编修,累迁试吏部侍郎。建文初,任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庚辰会试,得士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燕王朱棣兵入南京,遁迹雁荡山中,病卒。有《啬庵集》。